“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海报
徐冰
新英文书法
新英文书法
天书 -
天书 -
天书 -
读风景-喜马拉雅写生
读风景-喜马拉雅写生
鸟飞了 -
鸟飞了 -
地书 -
地书 -
地书 -
背后的故事 -
背后的故事 -
背后的故事 -
背后的故事 -
何处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官方微信:artwuzhen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邀请了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组)著名艺术家参加展出,我们将每天发布一位参展艺术家介绍,今天让我们走近——徐冰
徐冰,祖籍浙江温岭,1955生于中国重庆。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访美。2007年回国就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
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
新英文书法是徐冰设计的一种看起来像中文,但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在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转换中,人们对文化的旧有概念受到挑战,从而打开更多思维的空间,以找回认知的原点。
《天书》这件装置由几百册大书、经卷式卷轴及被放大的书页组成。空间中充斥的这些“内容”是艺术家历时四年之久用手工刻制的四千多个活字编排印刷而成。当你面对如此考究的工序、精美的装帧和熟悉的字块准备一举释读个中奥秘时,却突然发现它们就像紧闭的城门,从未,也不准备向你开启。
这是一本在吸引你阅读的同时又拒绝你进入的书,它具有最完备的书的外表,它的完备是因为它什么都没说,就像一个人用了几年的时间严肃、认真地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徐冰
--
《读风景-喜马拉雅写生》中这些可以说是书法,又可以说是绘画,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篇篇文字的作品是1999年徐冰在参加芬兰KIASM国家美术馆策划的“喜马拉雅计划”时的写生。这是一些真正的“写生”,因为它们是用文字写出来的图画。
“书画同源”的道理谁都懂,但大多是从笔法风格上来谈两者的关系。而我在这两者之间体会到的,却是符号学意义上的联系。——徐冰
--
《鸟飞了》由400多只不同书体制成的“鸟”字组成。地面中央的文字取自字典中对“鸟”字的解释。以解释为起点,“鸟”字开始飞起,从简体、繁体、楷书、隶书、小篆一路演变,最后追溯到远古象形文字的“鸟”,它们逐渐升高,成群飞向窗外。这件装置以简洁、有趣、易懂的形式,引导观众在文字、概念、符号及形象之间展开思维运动。
--
《地书》是一件开放型的作品,创作灵感源自机场和机舱的各种标识。 徐冰发现这些简洁的元素不需复杂的语言就能把内容完好传达。所以从1999年开始,他开始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各种标识。与《天书》相反,《地书》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
这两本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书,又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徐冰
--
《背后的故事》初看是一幅具有东方韵味的水墨山水 ,但走近陈列窗人们就可以透过一条通道看到风景背后的真相:干树枝,泥土和棉絮这些“垃圾”装置用胶带、鱼线等日常材料堆积起来,跟磨砂玻璃一起“合谋”了我们眼前的这片优美假象。
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努力发现隐藏在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之的内在。
--
在《何处惹尘埃?》中徐冰将9·11事件中收集的灰尘吹到展厅中,当灰尘静置,地面便显示出六祖慧能的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被灰白粉尘覆盖的展厅貌似宁静祥和,但却有某种隐隐的脆弱和紧张。
尘埃是一种最基本,最恒定的物质状态,不能再改变什么了。为什么世贸大厦一旦失衡,顷刻化为平地,回到物质的原始形态?因为在它之上聚集了太多本不应该的人为意志。 ——徐冰
徐冰曾在纽约新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威泥斯双年展、西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世界各地的重要国际展。
这位让文字“起舞”、让文化相融的艺术家将在乌镇首次展出他导演的电影作品,3月28日,我们一起见证~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艾未未、荒木经惟、陈志光、程大鹏、崔有让、理查德·迪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安·汉密尔顿、奥利弗·赫尔宁、达明安·赫斯特、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尤布工作室、菅木志雄、约翰·考美林、赖志盛、安迪·莱提宁、李松松、厉槟源、林岚、林璎、刘建华、毛同强、缪晓春、马丁·帕尔、彭薇、芬博基·帕图森、碧娜里·桑比塔、罗曼·西格纳、奇奇·史密斯、宋冬、隋建国、比尔·维奥拉、翁云鹏、吴俊勇、向京、徐冰、许仲敏、尹秀珍、张大力
接下来,我们将每天发布参展艺术家介绍系列(按姓氏拼音顺序)
明天我们将推送参展艺术家 许仲敏,敬请关注~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公教活动第一期(3.10—3.28)地点:乌镇大剧院序厅 |
||
时间 |
公教活动主题 |
艺术家 |
2016.03.10 14:00—15:30 |
艺术是生活,生活是艺术 |
宋冬 Song Dong |
2016.03.12 14:00—16:30 |
即兴!艺术!游戏! 行动区域—乌镇工作坊 |
奥利弗·赫尔宁 Oliver Herring |
2016.03.19 10:00—11:30 |
森林行者眼中的自然世界 |
安迪·莱提宁 Antti Laitinen |
2016.03.19 14:00—15:30 |
因地制宜与文化记忆 |
安·汉密尔顿 Ann Hamilton |
2016.03.20 14:00—15:30 |
快乐街的设计者 如何设计快乐作品 |
约翰·考美林 John Körmeling |
2016.03.26 10:00—11:30 |
大黄鸭之父要为乌镇做什么?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Florentijn Hofman |
2016.03.26 14:00—15:30 |
改变一切的艺术家 迪肯与隋建国对话 |
理查德·迪肯+隋建国 Richard Deacon +Sui Jianguo |
2016.03.28 14:00—15:30 |
谈谈英国当代摄影 |
布莱特·罗杰斯 Brett Rogers |
预约邮箱:education@artwuzhen.org
请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及预约活动场次信息,以邮件回复确认为准,名额有限,先预约先得哦~(PS:参加公教活动不收取费用,如需参观西栅景区,则须另行购买景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