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海报
《向下运动》现场
艺术家厉槟源在行为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向下运动》现场
-《死了都要爱》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9'13'' / 2012
-《空房间》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1'45'' / 2011
-《共振》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45'' / 2012
-《跳远练习》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6'19'' / 2015
-《与夜平行》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00'' / 2012
-《无间》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28'' / 2010
- 展品位置:北栅丝厂6号展馆,6.2
作品手稿
作品手稿
作品手稿
艺术家其他作品
艺术家其他作品
艺术家其他作品
艺术家其他作品
艺术家其他作品
艺术家其他作品
官方微信artwuzhen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汇集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组)著名艺术家的55组(套)130件作品,分布在西栅景区和北栅丝厂两个展览区域。为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展览信息,我们将定期为大家推送各个艺术作品介绍,今天让我们走进艺术家厉槟源的行为艺术及装置《向下运动》及《死了都要爱》、《无间》等6段行为记录影像。
- 向下运动 行为艺术 / 装置 2016
厉槟源此次专门为乌镇创作的《向下运动》主体是一座高三米、用乌镇当地建筑拆卸下的青砖砌成的一米见方的柱体。废旧青砖这一日常现成物的使用不仅赋予柱体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感,更给作品增添了一抹最普通也最传统的江南色彩。
同厉槟源一贯的创作风格类似,这一次他也想通过自身气力的宣泄与物体和环境产生对抗性碰撞,重新构建自己与空间的相对关系。《向下运动》中的砖柱最初是被他用来作为行为艺术的对象,由他携带工具攀爬至顶端,从上到下逐渐将其瓦解,而他则通过身体运动来消除障碍以改变身体的物理空间重回地面。
但由于材料对象被建造的太过坚固,上面描述的过程最终并未完全实现。现在砖柱的大部分仍伫立在展场之内,与散落一地的青砖碎屑、此次敲击的视频录像共同构成一组奇妙荒诞的装置。也许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一旦发生,便存在了各向度的可能。
对比他在《测试》中坚持到耗尽最后一点力气从三米多的高处径直摔下,对比他在《自由耕种》中由于不善言辞只能通过身体与土地进行的暴力对话,《向下运动》中的他最终放弃原定的敲击计划沿侧面那些用废旧钢筋做成的U型钉徐徐回到地面。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放弃、看到了妥协、看到了一个习惯凡事竭力的少年慢慢与自己和解的蜕变。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此次同样前来参展的隋建国和宋冬等老师们早年的创作经历。隋建国早期的作品也大多和坚硬、和对抗有关,比如《地罣》、《殛》或《封闭的记忆》。这些与外界、与自我对抗式的宣泄是他治愈自己的方式;而宋冬则曾经说过自己特别感谢艺术,因为他通过《水写日记》、《抚摸父亲》、《物尽其用》等一些列作品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自己的家人。
除《向下运动》外厉槟源另外还带来了6件行为录像与此次《向下运动》的行为视频一起环绕着展厅内这座未敲完的柱体。 矗立在中间的这座由废墟中建构起来的柱子,在取材随意、造价谦卑的物料之外延伸出了超乎本体之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妨把这次的《向下运动》看成是厉槟源对过去那些极致用力、极致完成作品的一个阶段性纪念,看成是一座关乎未完成、关乎自我和解、关乎艺术成长的阶段性纪念。
-《向下运动》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132'58'' / 2016
宋冬老师曾对厉槟源讲:“你是一个在路上的艺术家。”这或许是一句来自前辈的告诫,一句来自兄长的祝福。让我们一起尊重并爱护这些厉槟源式的表面看上去比谁都坚硬,但骨子里依然柔软真诚的艺术青年吧。
-《死了都要爱》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9'13'' / 2012
-《空房间》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1'45'' / 2011
-《共振》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45'' / 2012
-《跳远练习》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6'19'' / 2015
-《与夜平行》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00'' / 2012
-《无间》行为记录单频录像 2'28'' / 2010
- 展品位置:北栅丝厂6号展馆,6.2
- 艺术家及相关作品
厉槟源,1985年生于中国湖南永州,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身体是厉槟源最常用的武器,他安静地、癫狂地、冒险地、真诚地、竭尽体能地,反复地在与自己及所处的周遭交流。
- 第三期公教活动信息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公教活动第三期 |
|||
时间 |
公教活动主题 |
艺术家 |
地点 |
2016.05.14 14:00-16:00 (报名已满) |
零基础绘画体验课
|
熊文韵 |
大剧院序厅 ps:每场活动限定20人,年龄须达12岁以上(含12岁) |
2016.05.15 10:00-12:00 |
|||
2016.05.25 14:00—15:30 |
让绘画成为呼吸 |
彭薇+冯博一 |
大剧院序厅 |
2016.05.26 14:00—15:30 |
为什么在乌镇 ——国际在地化的实例
|
陈丹青+梁文道
|
北栅丝厂展区入口处玻璃房 |
2016.04.30 15:00-17:00 |
Open Talk |
— |
北栅丝厂展区入口处玻璃房 |
2016.05.21 15:00-17:00 |
|||
2016.06.09 15:00-17:00 |
|||
展览期间 |
Open Space |
— |
作品所在展览空间 |
请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及预约活动场次信息,以邮件回复确认为准,名额有限,先预约先得哦~(PS:参加公教活动不收取费用,如需参观西栅景区,则须另行购买景区门票) 预约邮箱:education@artwuzhen.org
关注官方微信artwuzhen了解更多艺术展信息~